棉花:消費未見拐頭,棉價偏弱震蕩

【20220310】棉花周報:消費未見拐頭,棉價偏弱震蕩
核心觀點:中性 整體而言,鄭棉長期仍偏空。但短期供應端偏緊未有明顯緩解,需求的指標未見掉頭,或延續震蕩。策略上可考慮:鄭棉底倉空單滾動操作,消費出現轉勢再加空。外盤觀望為主。
現貨:偏多 現貨跌幅小于期貨,基差仍偏強。
進口棉:偏空 1)內外棉價差略有擴大;2)美棉出口裝運量繼續提升
進口棉紗:偏空 印度棉紗遠期船貨報價繼續下調,進口棉紗出現相對價格優勢。
庫存:偏空 1)軋花廠棉花銷售進度偏慢;2)棉紗、棉布成品繼續累庫。
新年度種植預期:偏多 因糧價快速上漲,棉糧比價迅速下降。預計美植棉面積增幅或低于預期。
全球終端消費:偏多 美國進口紡織服裝未見明顯拐點,1月美國進口棉紡織服裝數量創歷史同期第二高。
宏觀:中性 1)俄烏開戰,歐美對俄制裁,導致短期內谷物及能化、有色產品供應及物流受限(偏多);2)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病例,防疫壓力仍較大。(偏空);3)國家發改委表示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,并將緊盯重點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,加強監測分析研判,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、囤積居奇、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。(偏空)
全球:棉花庫存繼續下調,
終端消費未見拐點
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預測:上調印度歷史消費,下調半年度期末庫存
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預測:下調歷史庫存及本年度庫存
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預測:大幅下調印度歷史庫存,繼續下調本年度產量
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:1月進口創歷史第二高,消費未見拐頭
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:孟加拉替代印度成為增長最快的國家
印度:棉紗價格繼續下跌,棉價企穩
印度:棉紗報價繼續下調,棉價有企穩跡象
數據來源:TTEB,
印度開機率:紡紗開機率出現下降
數據來源:TTEB,印度棉協,
印度出口:1月棉花出口12.6萬噸,同比-4%;棉紗出口11.1萬噸,同比+35%
數據來源:印度海關,
中國:疆棉銷售仍偏慢,
紡紗利潤無改善
市場現狀:疆棉已加工528.9萬噸,銷售進度36.9%
新疆棉加工528.9萬噸,檢驗524.8萬噸。截止到3月9日,新疆棉累計加工528.9萬噸,同比-7.3%。累計檢驗524.8萬噸,同比-5.5%。
新棉銷售進度36.9%。根據國家棉花監測系統抽樣調查,截止3月3日,新疆棉銷售進度36.9%,環比增加2.2個百分點,比去年同期落后36個百分點。
數據來源:BCO,中棉協,國家棉花監測系統,整理
種植意向:22/23年度新疆略增
數據來源:BCO,中棉協,國家棉花監測系統,整理
進口棉內外價差:ICE期棉偏弱,內外棉價差繼續擴大
數據來源:ICE,
棉紗:進口棉紗持續下跌,國產紗利潤無改善
數據來源:TTEB,
紡織產業鏈庫存:坯布訂單環比提升,紗廠繼續累庫
截止3月4日一周,織廠接單情況環比有所提升,但較往年仍偏差。棉紗成交依舊偏弱,除少部分走貨好轉外,紡企成品庫存繼續增加,紡紗利潤繼續惡化。市場對后市信心不足。
染廠訂單縮量。維持105天的交期。但后續訂單不理想。
棉布銷售平淡,織廠心態低迷。全棉坯布銷售平臺,由于新增訂單稀少,織廠心態多低迷。從內銷市場看,引起服裝公司陸續召開秋冬服裝訂貨會,但整體缺乏長單,訂單增量不理想。針織訂單也不足,織廠生產多為夏季備貨準備;家紡零碎小單出貨,常規產品庫存積壓。外銷訂單維持詢價、少量成單?棌S產銷疲弱,庫存累積,對棉紗采購較為謹慎。
棉紗止跌,庫存繼續上升。棉紗市場在棉價止跌后交投略有好轉,棉紗跌幅放緩。從品種表現看,常規品種好于偏高支品種。紡企生產仍虧損,常規品種即期虧2000元/噸左右。多數紡企庫存繼續累積,局部地區走貨出現小幅好轉。紡企采購棉花繼續以剛需采購為主,因棉價反彈,紡企采購減少。市場仍對金三銀四傳統旺季有所期待。
數據來源:TTEB ,整理
價差及倉單:5/9月差繼續走強,持倉量繼續下降
數據來源:TTEB ,整理
美國:出口裝運繼續提速
美棉加工檢驗:累計檢驗量384萬噸,同比增20.5%
美棉累計檢驗384萬噸,同比增20.5%。截止2月24日,美棉累計檢驗384萬噸,同比增20.5%。美棉累計檢驗量已超過USDA預測的產量383.7萬噸。美陸地棉已檢驗且滿足倉單標準的占比82.9%。
當周檢驗量1.54萬噸。同比增44.7%。當周滿足倉單標準的占比70.6%,較上周提升0.7百分點。
美棉出口:簽約進度94.2%,裝運進度38.4%
美棉On call未點價數量:5月略下降,仍為歷史最高
數據來源:USDA,CFTC,
巴西:種植基本完成、出口季節性下降
棉花種植基本完成
數據來源:巴西棉花種植業協會,路透,
棉花出口季節性下降
數據來源:巴西海關,
0人
- 每日推薦
- 股票頻道
- 要聞頻道
- 港股頻道


- “茅臺式護盤”這些A股公司春風得意
- 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推遲上架?或需補足相關資質
- 越跌越買!大盤跌了300點,這類產品流入超1000億
- 最抗跌A股來了 這一特征令人意外!北上資金埋伏8股(附全名單)
- 首批“自測版”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要來了,分屬這五家公司
- 中概股大跌 5家中概股可能面臨退市
- 智能座艙龍頭透露關鍵信息,670家機構蜂擁調研。機構扎堆關注股票名單出爐,5股全年業績翻倍(附股)
- 華為新品發布在即,智能家居迎來拐點,4只概念股市盈率不到10倍(附名單)
- 韓國發布“K半導體”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.6%
- 重磅!居民可購買新冠試劑自測!7000億賽道狂掀漲停潮,機構大肆掃貨!市場空間徹底打開?這些公司或受益